布艺之家讯:“秋芙所种芭蕉,已叶大成荫,荫蔽帘幕;秋来风雨滴沥,枕上闻之,心与俱碎。一日,余戏题断句叶上云: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明日见叶上续书数行云: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字画柔媚,是秋芙戏笔也。”清代文人蒋平伯在《秋灯琐忆》中以美丽而酸楚的语言追忆与亡妻秋芙隔窗听雨的情景,读来感人肺腑。
也许鲜有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压力,古时的文人墨客比我们更善于捕捉人们之间微妙的情感和日常事物中蕴涵的诗意。一桌、一椅、一茶壶……在文人雅士的笔下皆为文章。
古人不仅仅善于捕捉身边的诗意,也将诗意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如此的雅兴今人很难企及。窗、帘、幔这些本身就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物品,在文人雅士和能工巧匠的加工下,成为一件件变化无穷,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中国古代的窗上糊的是纱或纸。清代文人李渔曾在窗纱上绘以花鸟山水,夜里,悬一灯在窗前,窗外的人看来,就宛如是一盏宫灯了。他还取枯木数茎,制作天然之窗,取名梅窗。先用挺直的老干不加斧凿,制成窗的边框。再取横枝,一头盘曲,一头稍平,分做梅树两株,一株上生而倒垂,一株下生而仰接。然后剪纸做花朵,红梅绿萼点缀于疏枝细梗上面,俨然是两棵生机勃勃的梅树,令人拍案叫绝。
郑板桥也别出心裁,他写到:“余家有茅屋两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贯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咚咚做小鼓声。于是一片竹影凌乱,岂非天然图画呼!”
古时的帘,主要是门帘。帘,不象门那样封闭,隔中有透,静中有动,实中有虚。珠帘,玲珑富贵;竹帘,雅洁空灵;布帘,朦胧秀美……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了大观园的帘子,有猩猩毡帘、黑漆竹帘、湘妃竹帘、金丝藤红漆竹帘、五彩线络盘花帘等。主人公林黛玉挑了素雅清淡的湘妃珠帘。长帘垂地,幽幽如梦。
垂帘能使居住者的心境变得平和宁静。晋朝大画家顾恺之在当山阴令时,就是昼夜垂帘,门阶清寂,他每天在这幽雅的环境中静心办公作画。
帐是古时家居用品的一大类,古人有意识地把床布置得像一间小屋,那么帐就是床的“围墙”。主人坐卧其中,休息、读书、悠悠以思,是属于一方小天地,不受干扰。但帐子毕竟又不是墙,它半透明、朦胧、似仙非仙,帐子的制作精美佳妙,连现代设计师都啧啧称奇。
布艺之家是集布艺,窗帘布艺,布艺杆,窗帘制作的最新新闻资讯,布艺,窗帘布艺,布艺杆,窗帘制作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各类分类信息,敬请登陆布艺之家:http://chuanglian.jc68.com/